光伏行业周报: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

蒋介石做不到,不是他当时不想做,而是在大陆当政时,蒋介石手中掌握的资源太少——一来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大陆。

大国意识的膨胀和这种小民的无助感相互撞击、冲突,自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挫折。这就形成了我所谓的大国小民综合症:经济总量的壮大使许多中国人有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大国意识,觉得自己在世界上应该有相当的发言权,甚至可以摆摆大。

光伏行业周报: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

以人为中心,自然就要讲人口。这种建立在高技术之上的经济,每件产品赢利都比较大,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每个日本的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比较多。比如,成熟的民主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最理想的政治框架。村民自治的基层选举就是非常好的开始。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虽然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后,依然能够以几乎是世界最老的人口维持其经济竞争力的原因。

中国则在2026年六十五岁老年人达到人口的14%后和日本一样继续急速老化。许多人为这一远景兴奋不已,甚至不能不看好中国。另外,在异地转移、支取方面,户籍制度等设置了种种障碍,恨不得你别来支取,投保者完全没有使用的自由度。

穷人收入水平低,你可以交少一些,但你未来碰到风险,能取出来的钱就少。从这句话看,至少作者需要好好补补基本概念的课,而不是机械套用自由市场理论。),而是这篇稿子本身的漏洞太多,如果讨论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意义不大。根本的问题则是,中国仍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说句实话,FT中文网一篇普普通通的约稿《现行社保制度的劫贫济富效果》引起那么多的讨论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这就更不是什么劫贫济富了。

光伏行业周报: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

另外,由于统筹层次低,投资管理混乱,导致社保案频发。从这个角度看,它是现收现付模式和完全积累制的一个混合(或称部分积累制),而非单纯的现收现付。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谈宽泛的社会保障概念,只谈社会保险(五险)的话,社保存在的根本就在于其强制性。这是《劫贫济富》作者犯的另外一个常识错误(另外,作者所谈及的15年缴费期限的问题也已经解决)。

它是帮助人们防范未来可能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风险的一种社会措施,比如老了、生病了、残疾了等等问题会导致人们收入的失去或降低,那么就要未雨绸缪,举社会之力(个人、雇主),为未来先存下一笔钱,政府财政在适当的时候也进行补贴。如前所述,建立社保的目的是追求公平,然而在中国,社保本身却成了制造不公平的一个主要来源。在某种程度来说其实是劫富济贫,即,交得多的人能分享的收益并不比别人多。大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缴纳的,应该是个人商业保险的范畴,怎么能和社会保险混淆呢?在中国,所有雇主缴纳的社保资金的一部分是进入统筹账户的大池子的,所有职工个人按统一的基本标准来分享。

正是人人出力,才可能使人人都得到基本的保障,这也是所谓社会保险的社会一词的涵义所在。顺便提一句,这一点《劫贫济富》一文的作者犯了常识错误。

光伏行业周报:多晶硅价格继续上涨

里面的11%是进入个人账户的,17%进统筹账户。以养老保险为例,雇主缴纳工资基数的20%,个人交8%,总共28%。

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农民,各成体系,而且享受的利益严重失衡,地区性的不平等也很严重。比如,作者说,无论是养老金、医疗保险还是住房公积金,只要是能让人们自主决定参与与否,自由选择服务机构,那很多弊端就会得到改进。当下严峻的通胀形势,更使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堪忧。统筹账户+个人账户,统账结合,这就是1997年确立的中国社保的搞法。所谓的混合模式,事实上是,在社保覆盖面和强度上中国近似于美国(为居民提供基本保障),但中国雇主和个人所承受的社保费用,却向高福利的西欧国家看齐。这体现了社保的公平诉求。

所以,问题不是我们要不要社保,而是如何把社保做好。作者作为原铅笔社(一个经济学爱好者的团体,声称信奉自由市场经济)成员,更多是从理念上来反对强制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主张自由选择。

富人收入水平高,社保可以多交,未来的支付能力也越高。也就是说,个人缴纳的金额全部由个人受益,雇主缴纳的3%也是个人受益。

这种做法,如何让老百姓建立起信任感? 进入专题: 社保制度 。我的意思倒不是说中国的社保制度完美无缺(当然有很大的问题。

由于历史欠账,统筹账户资金不足,不足以应付当前的支付,导致个人账户被挪用,造成事实上的空账,这一点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会越来越突出。统筹的大池子,则都是由雇主缴纳,由社会共享这一切加剧了希腊经济的衰退,最终导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希腊政府不顾财政状况而继续维持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最终导致了债务危机。

更确切地说,美国的金融体系才是罪魁祸首。陷入危机后的希腊又寄希望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德国,来帮助它摆脱困境。

欧洲的政治精英早已实质性地操控了经济,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经济谋取最大利益。该战略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那就是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

通过自由贸易区,德国迅速为其商品占领了市场。然而,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质疑声会成为主流呼声。

8月9日,美国智库战略预测公司在网站上刊登了其总裁乔治·弗里德曼对此的评论。全球,至少全球主要经济体,目前都面临着一场政治经济危机。第三波危机:质疑与动摇政治精英的合法性 政治精英对金融精英的操控以不同方式发生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这是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经济都受政治的操控。

在大量注资以稳定金融体系后,政治精英默许金融精英继续管理金融体系。其次,向面临债务违约的企业追加贷款以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然而,要应对目前的状况,必须明白两件事。房价还是下跌了,那些纸资产的价值也变得无法确定。

德国认为,希腊政府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希腊陷入主权债务危机。首先,政治经济危机如果不是全球性,至少也是影响广泛的,其他地方动荡即使有其自己的根源,但也必定与该危机有关。

广告合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